2022年,为进一步提高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,充分发挥司法所在推进更高水平平安陕西、法治陕西建设中的职能作用,陕西省司法厅印发《陕西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实施方案(2022—2024年)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
如今,三年期限届满,陕西接续新时代“六好司法所”示范创建成果,致力于建设法治前沿新高地,勇于担当、攻坚克难,有序推进“两个规范”(即《全国司法所工作规范》和《司法所外观标识规范》)落实,全省司法所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有效提升,成效显著。
筑牢法治根基
为切实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落地落实,陕西坚持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纳入全省法治建设考核体系,研究出台《方案》,印发《陕西省司法所工作规范》,为全省司法所业务工作规范提供指引。
全省司法所4432名工作人员中,党员人数为2470人,占比达55.7%。通过成立独立或联合党支部,确保所有司法所始终处于党的领导之下,每位党员始终处于组织之中。截至目前,未发生司法所工作人员违纪违法案件。
为确保工作人员在良好的环境中高效开展工作,陕西加大对司法所的投入力度,全面升级办公设施和工作环境,坚持“一会一督一通报”(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、开展一次专项督导、进行一次专题通报)工作模式,不断完善司法所组织机构、人员队伍及管理体制,督促业务流程、工作内容、文书档案的规范化建设。
截至目前,全省1319个司法所全部实现办公用房相对独立、区划科学、便民利民,司法所行政人员全部实现统一规范着装,远程探视和视频会议系统配备实现全覆盖,切实筑牢了司法行政工作根基。
扎实为民服务
近年来,陕西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抓手,坚持服务为民,大力加强司法所组织队伍建设,完善体制机制,优化职能配置,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,推动司法所工作高质量发展,实现司法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双提升。
为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,陕西依托司法所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,指导乡镇(街道)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,综合开展法律咨询、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,实现“一站式”服务,使基层群众能够及时获得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。
陕西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,培养了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法律服务队伍,使得司法所能够更加精准地应对各类法律问题,有效提升了法律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。
陕西在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过程中,切实履行司法所在调解工作中的日常指导职责,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,着力推动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,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(社区)、大事不出乡镇(街道)、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。
据统计,全省司法所年均参与和指导调解处理矛盾纠纷9.84万余件,开展普法宣传2.56万余场次,解答法律咨询11.6万余人次,为基层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建议0.96万余件,参与制定审核规范性文件1100余件,指导制定村规民约3300余件。
强化典型引领
在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过程中,陕西注重强化典型引领效应,先后在西安市、延安市、渭南市打造10余个示范观摩点。
2023年6月,陕西组织召开全省新时代“六好司法所”创建活动总结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现场会,通过总结创建活动的成效、明确规范化建设标准,巩固深化司法所改革成果。
2024年是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巩固深化年。陕西认真总结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成效,及时查漏补缺,建立常态长效机制,全面提升司法所整体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。
榆林在全市学习推广绥德满堂川“说事堂”邻里解纷工作法经验;富县在工作实践中创新推行“两说一联”便民联动机制……
一条条有效做法被推广,一项项工作机制被固定,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成效愈加凸显。
近年来,陕西21个司法所荣获“全国模范司法所”,30名司法所工作人员荣获“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”。陕西省司法所建设成效先后3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。
如今,在陕西,司法所已成为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、法律服务的优质平台、方便群众的法治窗口。